新签的“大眼新人”能打破魔咒吗?娱乐圈最让人费解的现象:黄晓明自己红得发紫,旗下16个艺人却集体“查无此人”。 新签约的白翊汝凭借一双占半张脸的大眼睛刷屏网络,这次能不一样吗?

黄晓明旗下公司16个艺人,居然没有一个红的,这个事实让人难以置信。 作为娱乐圈的顶级明星,黄晓明手握无数资源和人脉,可偏偏就是他公司里的艺人,个个都像是被施了“不红咒”。

最近,黄晓明工作室新签约的“大眼新人”白翊汝未出道先火,一双灵动大眼刷屏全网。 但面对公司旗下其他16个不温不火的师兄师姐,这位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新人能否打破魔咒,成了娱乐圈新谈资。

01 资源喂到嘴边却嚼不烂,黄晓明公司的“红不了”魔咒

黄晓明公司的艺人名单堪称“娱乐圈未解之谜”之一。 公司里16个艺人,要资源有资源,要平台有平台,却硬是一个都没能真正红起来。

克拉拉就是个典型例子。 她曾入选“全球最美100人”第二名,在电影《情圣》中仅凭十几秒走路镜头就成热梗。 可后续发展却令人大跌眼镜,即使尝试各种角色类型,票房最高只有7.5万。

孙岩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十五年,搭档过许晴、陆毅、斯琴高娃等大牌,演技备受认可。 凭借《狂飙》中“唐小虎”一角崭露头角,但热度过后,去年仅拍一部戏,其余时间几乎“消失”在公众视野。

许绍洋更是典型的高开低走。 凭借《薰衣草》一夜爆红成为无数人的青春记忆,却后续乏力,至今仍靠吃老本度日。

就连黄晓明亲自力捧、带着拍了十部戏的岳佳颐,也始终处在娱乐圈边缘位置。 这种“全员不红”的怪象,让人不禁质疑: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
02 平均主义打法,黄晓明公司运营的硬伤

业内观察者指出,黄晓明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 “打法太平均”。 与其他经纪公司明显不同,黄晓明公司对艺人实行“雨露均沾”的策略,给每个人一点机会,结果谁都没能爆红。

对比杨幂带迪丽热巴的模式:强绑定、造人设、跑流量,黄晓明公司的运营方式显得过于保守。 黄子韬则通过团综直接把新人送进真人秀,先让观众记住脸,哪怕是被骂红的也行。

黄晓明公司的艺人太过“安全”,没有绯闻,没有争议,没有翻车,没有爆点。 只有努力、认真、业务、稳定。 这种模式在当下的娱乐圈几乎难以制造热度。

娱乐圈拼的是“出圈力”,不是你多努力,而是你敢不敢“有故事”。 能让人一眼记住,才有机会逆袭。 黄晓明公司的艺人缺乏的正是这种记忆点和爆点。

03 大眼新人白翊汝,颜值与实力并存的新希望
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白翊汝的加入引人关注。 她不是空有外表的花瓶,而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科班出身的学霸。 在《迎风的青春》中,21岁的她饰演高中生魏雪,戴着眼镜也遮不住灵气,演绎得毫无违和感。

白翊汝的演技已在多部作品中展现潜力。 在古装剧《雁回时》中,她饰演忠诚的贴身侍女汲蓝,尽管台词不多,但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成功塑造了角色存在感。

这个角色被编剧赋予了现代职场智慧,当主母们困在后院算计时,汲蓝已经用月钱在城南盘下三间铺面。 白翊汝用细腻表演让观众看到:深宅女子也能搞事业。

与黄晓明公司其他艺人相比,白翊汝已经有了《系统之皇后养成司》《迎风的青春》《雁回时》等多部作品储备,可见公司对她的规划更为清晰。

04 黄晓明的审美专一与商业布局

黄晓明签约白翊汝的决定,被网友调侃“审美一如既往地稳定”。 从李菲儿、Angelababy到现在的白翊汝,黄晓明似乎对“大眼睛、浓颜系”情有独钟。

这种审美偏好背后可能有其商业考量。 黄晓明曾被指以“经纪人的眼光选对象”,看重对方的颜值、话题度和是否“听话”。 在选择艺人方面,他可能也遵循类似逻辑。

黄晓明不仅关注传统影视经纪,还在积极布局短剧演员经纪业务。 他通过父母名义低调投资文化公司,已签约多位短剧演员,试图抓住短剧这一行业新风口。

对于白翊汝这样的新人,黄晓明工作室可能有一套不同于以往的推广策略。 结合短剧等新兴形式,或许能帮她避开公司前辈们的发展老路。

05 娱乐圈现实:颜值是敲门砖,作品才是通行证

尽管白翊汝有颜值加持和黄晓明公司资源支持,但娱乐圈的现实依然残酷。 颜值能让人瞬间记住,但想要长久发展,必须靠作品说话。

在《迎风的青春》中,白翊汝饰演的魏雪虽然表现自然,但也有观众认为因角色性格平淡而缺乏记忆点。 部分观众指出她的演技尚未突破角色设定限制,这是需要深耕的地方。

黄晓明公司其他艺人的经历也证明,仅有资源不够,必须有匹配的观众缘和话题度。 克拉拉的美貌公认,孙岩的演技扎实,但都缺乏让大众持续关注的爆点。

白翊汝的优势在于,她既有辨识度的外形,又有科班训练的专业基础。 她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真正展现她特点的代表性角色,而不仅仅是刷脸存在。